全部
  • (57)

说盗

盗之一字,上次下皿,根据训诂家的说法,次字象征着手,而皿则是器皿,两字组成一个盗字,就具行窃之意,是故周公作九刑时候,也就定义:窃贿为盗,这是最古老的文字解释,说明它们都是一些小偷小摸的人,不足挂齿。春秋时代,礼崩乐坏,盗贼横行,出现了一个以盗为业的柳下跖,人们也称之为盗跖,它提倡:"盗亦有道",其道则是:妄意内中藏,圣也;入先,勇也;出后,义也;均分,仁也;谦让,礼也。由此可见,即便是成为大盗,也有它们的行为...

  • 289
  • 2
  • 5
  • 0
2018.03.16 07:13

略议荆楚文化

本博连日来的文章都说周公孔子,连篇累牍的说了下去,怎不令人生厌?为了换一下口味,今天来点新的,也就是漫说荆楚文化!首先,要说的是荆楚文化为什么比周公孔子新鲜?它最突出的是楚国部族的族源与周孔截然不同!孔子虽属殷裔,偏偏复礼从周,而周族不仅出自于夏族,而且为黄帝之后;可是,楚人不仅是祝融氏之后,而且属与与黄帝并列的炎帝一族!试问:何以见得?君不见黄陵位于陕西,而炎陵却在湖南,既地分南北,更相距千里,岂不截然有别?尤其是周...

  • 119
  • 0
  • 4
  • 0
2018.03.14 07:22

说"道理"

道理是个名词,它由道和理两个字组成,它们虽然组合成词,可是却各有其意,为了将它说个清清楚楚,也就撰写这篇博文。 道之一字,是由首字与之字一起组成。首字标志追求的目的所在,之字象征通往目的地之道路,二者结合在一起,就代表着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真理,由于它的含义深远因之也就成为哲学上的一个范畴,我国持此论的学者也就由此以道家而得名。 至于什么是道?老子的对它解释则是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”,说明它是早在天地未生...

  • 111
  • 0
  • 3
  • 0
2018.03.13 08:17

略说孔子的民族观

今天接受了一位网友的好友邀请,她是专攻民族学的博士生,并且还来自曲阜师范大学,为了向她奉献一份见面礼,特撰本文以答之。 我国自秦汉以来,不仅是个专制主义的大一统国家,而且实行以汉族为中心的文化同化政策,于是乎令偶像化了孔子也就成了帝王之文化帮凶,这就违背了基本事实。因此之故,本博也就有必要将它说个清清楚楚! 从孔子的出身看,他虽然是鲁国的士大夫,但却乃是宋国的贵族之后,鲁国是周公的封地,宋国是微子的封...

  • 272
  • 1
  • 4
  • 0
2018.03.10 07:48

尚武精神与英雄时代

太极武师程峻峰问之于我:尚武精神形成于何时?本博答复则是:尚武精神形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制后期,由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私有观念的开始萌生,人们不仅要防御来自其他部落的侵掠,而且也意图侵掠它部落,在以強欺弱的野蛮观念下,于是就形成举族練武的热潮从而自强不息,这就开创了尚武精神的时代。 在全民練武的高潮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技压群英的雄杰,它们不仅在相互比赛中夺魁中式,而且在对敌战斗中勇冠三军,这些人成为众望所归的英雄,历...

  • 106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2018.03.08 08:18

袁世凱与大清王朝的覆灭

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,摄政王载沣在内阁总理大臣奕劻、协理大臣那桐、徐世昌极力保荐与威胁下发布上谕,任命被他罢官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,督办剿扶事宜。袁世凯没有犹豫,接受了任命并提出八项要求。22日,湖南、陕西宣布独立,而清军在前线毫无进展,不得已,载沣批准了袁世凯的奏请。 面对各地汹涌的起义浪潮,奕劻内阁集体辞职。载沣遂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,袁世凯以非国会公举,声称不敢奉命。11月8日资政院开会,...

  • 176
  • 1
  • 2
  • 0
2018.03.06 13:09

为什么魏忠贤杀了不久大明王朝就亡了

魏忠贤得势仅三年,他掌权时,明朝政府抵御辽东后金的入侵还是比较给力的,可以说一扫万历末年辽东战场的颓势,大有光复辽东之势。 魏前期能够认识到辽东与京师唇齿相依的关系,否定龟缩山海关的决议,积极支持孙承宗的推进战略; 后期任由袁崇焕督师辽东,不敢说他多器重袁崇焕,但从来往信件看,袁与魏的关系至少是和谐的,袁最牛掰的几次战功全在魏掌权时诞生。 当时明军的情况是:关宁铁骑不用裁员,军饷仍可足量正常发。皮岛...

  • 164
  • 0
  • 4
  • 0
2018.03.02 09:22

转发:袁世凱是窃国大盗?还是革命元勋?

现代中国这一百多年的历史,就像中国当下的天气,某些时段,某些区域,肯定要被裹在重重雾霾之中。民国初期那16年,就是这样的时段;许许多多的政治人物,就是这样的区域。 由于当时一任又一任的领袖们,都与孙中山及其追随者“暴烈派”矛盾难以调和,又由于后来恰恰是“暴烈派”竞选无望而另辟蹊径,以武力夺取了政权,民国易帜,党国建立,教科书也要“符合党义”,那16年中世界公认的合法政府就成了“北洋军阀政府”,那16年就成了“北洋...

  • 166
  • 1
  • 47
  • 0
2018.02.28 07:01

集训会上的恋爱故事

我在六二年从山东解除劳教回家,早已过了而立之年,家乡湖北農村,早婚成俗,三十岁的農民不仅早成家室,而且已是儿女一群,可是我还是光棍一个,老父老母虽为我着急,可是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一个右派分子呢?谁知竟然遇上这么一桩巧事,那就是另外有个女右派垂青于我,于是演出了一出悲喜剧,这是六三年右派分子集训会上演绎的故事,如今回忆起來依然好像发生在昨天,今天我就将它叙说一下,也算留下一点记忆。在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...

  • 120
  • 1
  • 17
  • 0
2018.02.27 07:43

转发闻闿撰文:和而不同的罗祖基

余生也晚,上大学已经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了。那时,罗祖基先生已经离休好几年。可是关于先生的传闻,却在不大的校园里广为流传。好像没有多久,我们就都知道了,学校里有一位叫罗祖基的老先生,很有学问,早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曾经写文章和郭沫若先生商榷问题。郭沫若很重视,还专门致信到山东大学,因为不知道罗是何许人也,以致信封上写的是“罗祖基教授”。对于这样一位先生,我们自然都景仰得不得了。后来,看见校园的海报栏上...

  • 158
  • 0
  • 27
  • 0
2018.02.26 07:06